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弘扬工匠精神 劳动精神——我们的“开学第一课”

发布者:孙庆刚 [发表时间]:2025-09-13 [来源]: [浏览次数]:

新学期开始了,葫芦岛校区创新实践学院工程训练中心迎来了第一批参加工程实训的23级安全学院8个班的学生。暑假期间在校领导的关怀帮助下,经过创新实践学院领导和相关老师的努力下,工程训练中心从校体育场搬迁到了新实验楼,新的实训场地更加宽敞明亮,教学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8月31日下午,校党委书记岑松,党委副书记、校长马修泉率领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在葫芦岛校区进行实地检查和工作指导。校领导专程走访了工程训练中心,细致查看了各工种的实习场地和设备运行状态,与指导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实习课程安排、安全保障措施以及实践教学成效。校领导对中心规范的管理和浓厚的实践氛围表示赞许,并强调工程训练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要持续加强硬件配备,强化安全意识,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工程训练是理工类学生必修课,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掌握相关机床设备的操作方法,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劳动观点。本学期安全、电控、工商学院相关专业的学生们将按计划进行工程实训。特别是工程训练项目新增了3D打印和激光加工实训课,使同学们深度体验3D打印与激光加工技术的魅力,点燃学生们心中对科技创新的无限热爱,即增加了课程的情境性、趣味性、创意性和艺术性,又提高了同学们实训的积极性和动手实践能力。

实训教师讲解了3D打印与激光加工的基本原理,示范了设备的操作方法,使同学们了解3D打印的类型、成形原理、工艺特点及其应用,熟悉相关建模软件的使用以及3D打印软件的使用。课上,学生们积极提问,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让复杂的技术知识和设备的使用变得生动易懂。在3D打印的世界里,同学们化身为创意的魔术师,他们运用3D建模软件,将天马行空的想象转化为一个个精美的数字模型。随后,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这些虚拟的构想被赋予了实体形态及数据,通过3D打印机的精准打印,一件件创意作品应运而生。而激光加工技术的展示,更是将实训教学推向了另一个高潮。从加工参数的设置入手,详细讲解了激光雕切加工的实操步骤,并对激光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强调和演示。高效率激光切割、激光雕刻,让同学们无不为之惊叹。他们亲自设计、亲手操作激光加工设备,将一片片普通的材料变成了精美的书签、独特的名片,印章,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与汗水。

此次实训不仅是一次科技之旅,劳动精神的锻炼,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参加实训的学生们亲身体验到了科技创新的无穷魅力,激发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创新实践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将继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资源,强化葫芦岛校区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在工程制造领域的竞争力,为更多学生提供优质的科技教育和实践机会。

                                              创新实践学院 孙庆刚

地址: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北校区实验大楼3F\4F
网址:https://cxxy.lntu.edu.cn
邮箱:cxsjxy@lntu.edu.cn  邮编:123000